电话: 028-86966315
Q Q: 2677741813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腊染的时光 |《青蓝》第24期

2024

01/26

16:12

本站

12187阅读

腊染的时光

□ 周梦蝶

北风吹来,腊梅飘香,转眼就到了寒冬腊月,这是距离新年最近的时节。

这几天置办年货回家,大包小包的各类肉食和蔬果,都在手上拎着。抬头一看,只见不少居民的阳台上,满满当当地挂起了腊肉和香肠,在冬日的阳光下,泛起一层暗红的光亮,冲着鼻尖而来的还有阵阵幽香。“红萝卜,抿抿甜,看到看到要过年!”在这诱人的光亮和香味中,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样的童谣,感到此时此刻的空气里,已然弥漫出年的味道。

乡下的年味,大都从立冬之后便已渐渐的有了,似乎比城里来得要稍早一些,因为辛苦了大半年的农人,只有到了冬闲的时候才有大把的时间用来休整。最好的佐证便是,东家的腊肉晒满了院坝,西家的香肠挂满了屋檐,杀年猪过年成了仅次于新春佳节的“盛大欢宴”……这个时候,给人感觉,乡下的时光仿佛都被腊味浸染了,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味道。这样的味道即便像煮食之前的腊肉被水清洗了一遍又一遍,但它依旧存在,无处寻觅却又挥之不去,就好比辣不怕的四川人天生对于麻辣的偏爱,已经深深地浸透在了血液中,铭刻在了骨子里。

经过慢火熏制而非猛火爆烤的腊肉,具有宽厚墩实的肥肉不腻不腥,黑不溜秋的瘦肉越嚼越香的特点,只要切片装盘,端上餐桌,整个屋子顷刻间便会飘荡出一股浓郁的香味,勾引起每个“知食分子”的味蕾,挑逗着每个“超级吃货”的肠胃。从头年冬腊月飘起,到次年三四月结束,当我们在这腊染的时光里,一次次张开口舌,一次次品尝腊食,美好的滋味和幸福的感觉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在我们嘴里翻滚,在我们心底升腾……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很多浪迹天涯的游子,不正是在那一块块腊肉入口,一节节香肠落肚之后,愈发感受到烟火的气息,触动了乡愁的记忆?在日渐淡漠的人际关系中,在愈发复杂的社会圈子里,有时只是哪怕一点点来自故乡的食物,便能让人重新体味到这个世界的温情,还有生活的美好。至于吃什么,能够吃多少,其实已经不重要。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关于腊肉,《舌尖上的中国》曾经有过这样的描述。是啊,腊味浸染了清寒的冬日时光,流淌在眼下的美丽山乡,我想这更多的还是一种情怀吧,它让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更加活色生香,滋味悠长!

(作者系内江市东兴区作协常务副主席)


眉山夜景

□ 魏相明 摄

(作者系媒体人)


蒙山茶,从唐诗宋词中走来

□陈开义

一个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的日子

我坐在秀雅宁安的青衣江畔

品味 一个温暖的名词 蒙山茶

让自己清雅心安

我沉醉于蔡蒙旅平的远古传说

陶醉于李时珍《本草纲目》

蒙山茶性温的记载

在一个人的细细品味里

在一路平仄中游走

回溯到唐诗宋词

带着醉意

我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

便有美丽的片段在氤氲的茶香里

浮想联翩

扬子江心水在史册里汩汩流淌

蒙山顶上茶的暗香在古籍中酝酿

散发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白居易写下琴里知闻惟渌水

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华章

梅尧臣成就陆羽旧茶经

一意重蒙顶的佳句

都浮动着唐诗的意境 宋词的情感

我随意拣几片茶叶

都沉甸甸的

汉代的风云幻化不了

茶祖仙姑感天动地的浪漫爱情

唐宗宋祖的刀光剑影抹杀不了

蒙山贡茶翻山越岭的马蹄印

还有文成公主进藏仙茶的风颂雅韵

就连风行的宣纸

都遮不住茶马互市的旷古烁今

黎阳王惊呼

若教陆羽持公论 应是人间第一茶

就连晨钟暮鼓和高耸的院墙

都隔不断禅茶一味的物我两忘

文同也惊羡

蜀土茶称圣 蒙山味独珍

今夜让我与羌水促膝

冲泡一杯蒙山茶

泡开春秋冬夏

推开唐诗宋词

敲开秦砖汉瓦

姑且让我做一回心有灵犀的茶人

即使我已无法分辨哪是甘露哪是黄芽

都请把千年的茶文化融入到我的血液

根植到我的骨髓

苦涩也好 甘甜也罢

寂寞也好 快乐也罢

恨不能痛饮 恨不能沉醉

哪怕会用饮酒的姿势痛饮一种孤独

我也要像蒙山茶

放得下前世今生的贵气

飘香寻常百姓家

作者单位:雅安市农业农村局


浓浓水磨汤圆情

□吴春萍

某个周末,和三五朋友一起骑自行车去郊区的古镇转了转。

在一处叫“遇仙桥”的地方,据说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何仙姑和吕洞宾2位神仙曾经下凡来这里,帮助一户有缘的善良勤劳穷苦人家谋生而修造起的一座磨房。朋友的女儿灵灵好奇地念着石磨两旁的一幅谜语对联:“石崖对石崖,雪花直飞下”。念完,她摸着脑壳思考着:“‘石崖对石崖……那就是和石头有关了;可是,‘雪花直飞下’又是什么意思呢?”

就在这时,一辆标着“刘和尚水磨汤圆”字号的三轮车,伴着主人一声声洪亮的“刘和尚水磨汤圆,两块钱一碗!”的吆喝叫卖声,从古镇的巷子深处而来。看到这来到近前的白生生、圆溜溜的汤圆,灵灵狡狡地转动她漆黑晶亮的大眼睛对她妈妈说:“好香哦!妈妈,我也要买汤圆吃;吃了我就告诉你答案!”灵灵妈摸摸女儿柔软发亮的黑头发说:“好的,就依你!鬼丫头一个!”

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圆不一会儿就被灵灵消灭进肚子里去了。看着被水车轱辘轱辘缓慢抽水转动起来的石磨,早已在心里有了主意的灵灵对大家宣布:“这对联说的就是石磨把米粉碾出来的时候,那些雪白的汤圆粉粉就像这冬天里的雪花飞落下来的情景一样。”

一旁,众人都翘起大拇指夸奖灵灵:“小姑娘真是聪明!”灵灵趁机对她妈妈说:“水磨汤圆可真好吃,咱们学学叔叔怎么做的,回家以后就可以随时做来吃了好吗?”听到小姑娘这样说,老板赶紧热情给大家介绍:“我们有特制芯子,大家走的时候可以顺便带点回去……”

一群群游人来了又去了,那一轮轮转动的轱辘在水力作用下推动石磨磨出的一袋袋白花花的面粉,做出的一碗碗香甜的汤圆,写出的一个个关于水磨汤圆的传说……过往的一切岁月,都已经作为一页页历史封存进一本本陈旧发黄的线装书里;惟有那轱辘、那水轮、那石磨,在散发着一阵阵油墨书香的“磨房”里,独自演绎着那些或甜美或忧凄的种种故事。

(作者系雅安市雨城区作协成员)

编辑:陈蕊妮 校对:李晓龙 审核:涂伟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 版权所COPYRIGHT 2011 WWW.XFZLW.COM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0014373号 川公网安备 站长统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22 技术支持:创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