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028-86966315
Q Q: 2677741813

2024年05月12日 星期日

眉山市东坡区:“牵手”新质生产力 让育秧更智能

2024

04/09

14:48

本站

5703阅读

作为水稻种植的关键一环,育秧尤为重要。4月5日,在四川最大的水稻中试基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种粮大户王元威开始进行今年第二次全自动流水线育秧工作。在这里,全自动水稻育秧流水线“火力全开”,播种、覆土、机械臂码盘等流程全部自动化,育秧尽显“科技范”。

育秧室内,一个个空秧盘被依次放上传送带,随着机器运转,大约30秒后,精心调配的营养土、稻种均匀播撒在秧盘里,洒水、覆盖等工序一气呵成,高效快捷。在流水线的尽头,一台育秧码垛机器人正在运转,机械臂有条不紊地抓取秧盘,放入指定位置。

“今年我们投资20余万元安装育秧流水线,并投入10余万元购买育秧机械臂。”王元威说,在整个育秧流水线环节,虽然供盘、供种再到覆土已经实现自动化,但秧盘码盘依然要花费不少人工。用上机械臂后,经过前面的工序,秧盘层层铺叠,被输送带运到码垛机器人处。感应到育秧盘到来,机器人的机械臂自动下放,将秧盘夹起,然后整齐地码放到一起。

在田间,新投入运行的秧盘输送机正在作业。

原先一个垒秧盘的工位需要2到3个工人轮流码盘,而投入育秧码垛机器人后,不需要人工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这个机械臂的速度均匀,一次可以叠放180盘秧盘,叠好的秧盘再由叉车运送至密室,损耗较少。”王元威补充道,有稻种的育秧盘将在密室里度过舒适的3至5天时间。

黑漆漆的密室,看上去并无特点。但影响种子发芽的诸多因素,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却时刻在智能“掌控”中。

“水稻种子催芽的最佳温度是32℃,湿度85%左右。”王元威说,密室按这个温度和湿度设定,30个小时内就能完成催芽育苗。

“传统育秧,24小时不离人。”操作员说,“老把式”需要查看温度、湿度,随时翻动谷堆。如果睡着了,谷堆温度过高,就会“烧芽”造成损失。如今,采用密室催芽,智能设定温度、湿度,谷种在舒适的环境中发芽,不存在“烧芽”,发芽率普遍在95%以上,让种田“老把式”自愧不如。

据介绍,育秧流水线作业“产出”的秧苗,具有秧苗壮、不漂秧、分蘖快等特点,能有效增加产量。同时,标准化的秧盘更加适合用插秧机栽插,可以大幅缩短插秧时间,节省劳动力和种植成本。目前,王元威所在的育秧流水线一天可生产1万个育秧盘,可播种水稻500亩左右。今年计划育秧盘约20万盘,涉及1万亩以上农田。

作为种粮一线的“老兵”,王元威虽是农民,但他不封闭、不守旧,刚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他就琢磨着怎么与水稻种植相结合。

育秧流水线、育秧机械臂、田间安装的秧盘输送机便是最好的例证。

“用上了科技与狠活,我们种植户种田变得更轻松。”王元威说,近年来,他不断加深与四川农业大学马均教授团队的合作,从最初的单一流水线设备育秧到如今的自动托盘机、自动上种机等智能化设备育秧,育秧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除了在育秧流水线下足深功夫外,今年他还投入30余万元,在田间安装固定和简易秧盘输送机,让田间摆放秧盘更简便。

“育秧环节做到了位,粮食产量和质量更有保障!”王元威说,从传统“人畜劳作”进化到现今的“机器换人”,从“靠天种田”到“靠科技种田”,农机装备正催生出农业生产的澎湃新动能。

编辑:景山 校对:李晓龙 审核:涂伟

消费质量报全媒体 版权所COPYRIGHT 2011 WWW.XFZLW.COM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0014373号 川公网安备 站长统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190022 技术支持:创企科技